來源:原創 時間:2018-10-30
生物簾生態基在河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
1、生物簾?生態基簡介
生物簾?生態基是用于生態性水體修復的高分子聚酯納米材料,是業內領先的水處理技術產品,由上海稻王環??萍加邢薰惊?家發明,并已成功應用于多地的水體生態環境修復、水產養殖及水污染防治領域。
生物簾?生態基材質為親水改性高密度聚酯纖維,具有極高的吸附性與生物親和性,經過親水改性的超大比表面積可大量吸附生長微生物菌群。這些菌群在其表面形成附著型活性生物膜,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作用吸收、降解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氮磷。同時以微生物為食物的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會聚集在生物簾?生態基的周圍,生物簾?生態基成為魚蝦類及其他水生動物的優良卵床與養育空間。利用生物簾?生態基治理水體,通過構建水下森林,給水生生物搭建棲息地,逐步構建健康的水體生態系統。
在國內北方及南方幾十個個案例與實驗中,生物簾的優良特性都得以證明。在安徽合肥市、江蘇省常州市、天津市等多個河道水質改善及生態修復項目上得到應用。項目水質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水體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改善。
2、生物簾?生態基特征
(1)極高的生物附著面積
生物簾?生態基比表面積約為10m2/g,利用此特性其能高*效吸收、吸附、截留水中溶解態和懸浮態的污染物,從而提高水體的透明度,并為各類微生物、藻類和水生動物的生長、繁殖提供良好的著生、附著或穴居條件,在生物簾?生態基表面形成具有很強凈化功能的“生物膜”結構。
(2)高*效的生物載體
生物簾?生態基可在適宜的條件下,10天左右形成微生物菌落附著生長,在30~60天形成活性生物膜,由外至內分別生長好氧微生物、兼氧微生物、缺氧厭氧微生物。自養及異養微生物同在,自養微生物和異養微生物需要的條件不同,比如堿度、氧、碳源等,可形成良好互補,從而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將TN轉化為N2從水體中徹底去除。
(3)掛膜性能好
生物簾?生態基和市場主流新型生物填料相比,經過親水改性的高密度聚酯纖維生物簾生態基微生物的附著量大,老化生物膜易脫落,并且附著的微生物活性高。
① 活性污泥的短期附著量試驗
生物簾生態基>生物繩>阿科蔓生態基>編帶式填料
② 附著情況的歷年試驗
A. 附 著 量 生物簾>生物繩>阿科蔓生態基>編帶式填料
B. 脫 落 量 阿科蔓生態基>生物簾>編帶式填料>生物繩
C. 微生物活性 生物簾>阿科蔓生態基>生物繩>編帶式填料
(4)專利編織技術,安裝方式靈活可變,因地制宜
生物簾?生態基的專利編織組合方式,形成三維立體生態基構造,可以促進水藻及生物類著床的同時形成水體珊瑚礁功能,更有利于孵化、魚蝦幼苗及其他水生動物,同時能夠躲避天敵的襲擊。沉水安裝的漂浮狀簾式生物膜,順水流方向安裝,可隨水位高低上下起伏,保護生態基免受日光照射,保護生態基上附著的微生物被紫外線殺滅,同時不會阻塞河道,不影響河道通航。
安裝設置容易結合景觀文化設計,可利用生物浮島等配合進行景觀的綠化與文化內涵的結合。在有曝氣的條件下,形成原位底泥污染消解,利用生態基附著的大量微生物高*效降解水中有機物和氨氮,生物浮島頂部種植的挺水植物,既美化景觀,又吸收水體氮磷,同時通過根系往水中傳遞溶解氧,形成水上浮島植物、昆蟲兩棲動物、鳥類,水中微生物、原生動物、后生動物、魚蝦的良好生態循環。
3、生物簾?生態基水處理目的
生物簾?生態基由于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巨大的比表面積、良好的親水性等多種特點,所以在水處理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性能。生物簾?生態基放進污染水體中后,其超*強的污染物捕捉能力和生物親和力,使附著的微生物快速形成生物 膜,通過在水中不斷地搖擺捕捉污染物并進行分解處理。另外,生物簾?生態基三位立體的編織結構和短纖絨毛的細部構造,更容易招引微生物以及捕食微生物的原生及后生動物,甚至會成為水生生物的繁殖環境。根據上述所述,生物簾?生態基用于水體凈化是以水質凈化和藻場形成為主要目的。
3.1 水質凈化
(1)生物簾?生態基水質凈化的結構
生物簾?生態基的特點使它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來捕捉污染物,附著的有益微生物群能夠快速形成生物膜,生物膜與污染水體不斷接觸的過程中將污染物進行吸收、降解和轉化。聚酯纖維因高彈性而具有的形狀維持能力和由于生態基在水中擺動而形成的很強的污染物捕捉和分解效果。在自然流水環境中,應用生物簾?生態基生物膜法處理污染水體的技術是可行的。采用生物簾?生態基凈化水質的效果能在短時間內降低懸浮物含量(SS),同時顯*著地減低COD、BOD、總氮及總磷含量,到達凈化水質的效果。
(2)有機物的分解
附著在生物簾?生態基上的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來分解有機物,生物簾?生態基在水中搖擺的特性進步提高了分解能力。在高溶氧環境下,好氧菌將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厭氧環境下,有機污染物在產酸菌的作用下形成低級脂肪酸、醛、酒精等小分子有機物。再由產甲烷菌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3.2藻場形成
(1)藻場就是指水底各種各樣的水生生物形成群落的場所。藻場內的水草(淡水藻類)、海草(以浮游生物為主的海藻類)為水生生物提供氧氣,吸收水中的有機物和營養鹽類來凈化水質。同時還會成為魚類、貝類等產卵、生長、隱藏的場所。藻場和灘涂、珊瑚礁一樣在維持水環境中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生物簾?生態基形成的藻場
① 成為水生動物的餌場
附著在生物簾?生態基上的微生物被激活,浮游動植物的增殖使食物鏈上的水生群落增多。附著在生態基表面上的微生物被捕食,重復著附著、脫落、附著、脫落的過程,促進新生物膜的形成。
② 成為水生動物的生長場所
在水中分散開的生態基聚酯纖維短纖絨毛具有多腔的空隙結構,維持著附著生物的活動,這種結構成為幼魚生長的良好環境。
③ 成為海藻類的苗床
改性聚酯纖維對植被也有高度的親和性,生物簾?生態基布置到海域中就成為海藻類繁殖的基床。
④ 形成水底森林
生物簾?生態基布置到水域中后,不僅具有凈化水質的功效,而且具有修復水體生物多樣性的功效。利用生物簾?生態基能夠促進這種水底森林的形成,對于保護沿岸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有重要作用。
4、生物簾?生態基作用原理
(1)BOD5去除原理
生物簾?生態基采用特殊材質,具有親微生物性和親水性,比表面積大、掛膜速度快和操作簡便,其表面很容易形成高*效的黏著性生物膜。污染水體和生物簾?生態基表面生物膜的接觸過程中,通過對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傳質、分解等環節,對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轉化。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一部分被微生物分解和轉化,形成各種代謝產物(CO2、H2O、礦化物等),同時為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提供能量;另一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同化形成新的微生物組分,有效去除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
(2)總氮去除原理
在生物簾?生態基基于短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機理去除總氮,在生態基表面形成生物膜的一個斷面上,由外及里形成了好氧、兼性厭氧和厭氧三種反應區。從而為氨化、硝化、反硝化細菌群落繁殖以及藻類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這種特征是非常重要的。生物簾?生態基按照脫氮原理,以微生物的結構組成為藍本研制的高*效脫氮載體,親水親微生物性好,基于親和微生物性,生態基載體對專性菌的選擇固定化作用好,尤其是參與脫氮過程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 生態基從外至內,掛膜均勻,形成溶解氧梯度,生物膜外層為好氧菌、中間為缺氧菌和內層為厭氧菌,形成無數個微觀的A2/O工藝,發生短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從而高*效去除總氮。用于污水處理脫氮,總氮可以從350mg/L降到15mg/L以下,氨氮未檢出。
(3)總磷去除原理
在水生態系統中,水體中磷的生物去除途徑大致有三條。第一方面是磷被細菌、藻類和水生植物吸收,細菌和藻類又被底棲動物或魚類所攝食,魚類的捕撈將磷從水中去除;第二方面是生物簾?生態基表面的微生物(如高*效聚磷菌)過量攝取水體中的磷并將其同化為自身結構或轉化為穩定的礦化組織,沉積在底泥中,抑制其再釋放至水體中。第三方面是生態浮島頂部種植的水生植物,其根系會從水中吸收磷,轉化為植物秸稈,通過人工定期收割枯萎秸稈的方式從水中去除。
(4)懸浮物去除原理
懸浮物分為有機組分與無機組分。通過曝氣沉砂可去除大顆粒無機組分,微細不易沉淀的膠體顆粒通過生物簾?生態基生物接觸氧化,去除小顆粒無機組分及有機組分:生物簾?生態基水下散開的簾狀絨毛結構,有效增加了膠體顆粒與生物載體的接觸面積,通過營造平緩的水利環境,增加了顆粒物與生物膜的接觸,促使曝氣沉砂部分未去除的小顆粒懸浮固體在此接觸過程中充分沉降。另外生物簾?生態基具有很好的粘附與吸附作用,懸浮物中的有機組分被活性生物膜粘附,通過微生物的作用進行分解轉化,從而得到去除。
(5)重金屬去除原理
生物簾?生態基對礦物質、重金屬具有超*強的吸附和富集作用。一方面生態草表面附著的大量微生物在與污染物充分接觸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和富集重金屬;另一方面生態草表面的生物膜產生大量的生物絮凝劑,將重金屬充分絮集。
(6)提高水體透明度
生態基系統中的原后生動物(變形蟲、鞭毛蟲、游動型纖毛蟲、匍匐型纖毛蟲、吸管蟲、線蟲、蠕蟲、輪蟲等)通過吞噬懸浮細菌可以控制微生物數量,保持生物膜膜活性,表觀上的特征就是增加了水體透明度。大型水生生物以原后生動物和藻類為食,作為該系統食物鏈,對于控制藻類的過度繁殖、膜的更新有決定性作用。生態基產生的生物量還可以作用魚類的食物餌料。
5、生物簾?生態基綜合優勢
(1)依靠生物簾?生態基巨大的表面積和生物接觸面積快速吸附水中的污濁物質,同時吸附水中的碳化細菌、硝化細菌、聚磷菌等微生物聚集在材料表面加快初期粘合。同時生物簾?生態基良好的親水性和生物親和性有利于促進微生物增殖形成高活性的微生物膜,擴大凈水作用范圍。
(2)依靠高度的生物親和性和吸附性,形成具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生態物質能量轉移鏈。
(3)生態基表面形成的微生物膜隨著水體的波動搖動,捕捉污濁物質,進行降解、轉化和吸收,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4)生物簾?生態基材料柔軟而富有彈性,能夠隨著水體的流動而自然搖擺,特殊的上下縫制口可靈活添加配重和漂浮材料,可隨水位變化上下浮動,順水流安裝阻水系數幾乎為零,不會對水流產生不利影響。
(5)激發微生物活性,吸引魚蝦類,成為水生動物產卵、繁殖和棲息的場所,起到人工魚巢蝦床的作用,能夠逐步恢復水體健康的生態系統。
(6)生物簾?生態基在自然水體中能夠進行適當的動、靜結合,為前期微生物膜的掛膜、失活生物膜的脫膜以及二次掛膜創造有利的條件。大大加快了掛膜速率和生物膜的更新速度,始終保持具有高*效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另外,材料的特征也省去了其他材料掛膜前期需人為投加培養菌種的工程環節。
(7)生物簾?生態基技術實施簡單,管理要求低。工期短,見效快,維護方便。系統進入成熟穩定期 后無需專人進行管理,整個系統的運行管理非常簡單方便。結合生態浮島工藝,可在構造立體凈化體系的同時,美化環境。
優越
上一個:生物填料的選擇要考慮哪些細節
下一個:生態浮島是什么原理
13524512925
咨詢熱線
微信掃一掃